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班完成村镇规划实习
发布时间:2019-11-16 查看次数:
10月21日-27日, 2017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全体学生进行了校外村镇规划实习,实习地点主要是邢台市域内的前南峪、文孝社区和英谈古寨等地区。本次实习主要是在野外参观考察的基础上,验证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相结合的内容,让我们初步了解如何对一个村镇区域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以及发展措施,这些都为我们今后深入学习、未来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0月21是实习活动第一天,李丙辉、张二东老师首先召开实习动员大会,随后进行学生分组,各小组同学分配调研任务,准备相关资料。10月22日,我们来到前南峪村、抗大纪念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积极了解村庄的发展情况,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交谈,对村庄产业结构、旅游业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调查。
知易行难。虽然我们基本上已经学习了有关村镇规划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但是在实习中,我们发现倘若用这些理论性极强的内容分析实际问题时,还是会有些茫然。通过野外实践实习,我们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到村镇规划实践工作的意义,理解了规划方案设计的方法。同时,我们参观了前南峪抗大纪念馆,了解到抗日时期的革命前辈的学习环境及状态。同学们看到,先辈们在当时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努力学习,艰苦奋斗,通过不懈努力才换来了今日幸福的生活。当下的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将抗大精神传承下去。

10月23日 ,我们来到文孝社区、梁源店、西张麻等美丽乡村进行参观,了解到优秀示范性村庄的特点,并以此为基础调查了当地村庄发展的经验。在谈话中,村民也向我们反映了多种规划带来的问题,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搞好村镇规划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既要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又要保护和节约耕地,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因此,村镇的发展必须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的原则,找出适合当地实际的发展道路,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人民群众的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10月24日,我们班集体来到英谈古寨,充分了解的古村落文化历史、民俗特色、民居特点以及当地旅游产业,调查了古村发展区域与新村发展区域。最后3天时间内,同学们在两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各小组对不同类型的村镇发展中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解决方案,完成实习报告与实习日志。
本次实习检验了我们已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锻炼了我们对所学理论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特别是对如何做规划方案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课堂学习更多了一层帮助。为此,我们总结了实习中的一些感悟:
第一,专业知识方面,做村镇规划方案的主要经验措施有:(1)尊重科学规律,合理规划发展。多措并举,多方筹资上项目,增加农民收益 ,建设管理并重。(2)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着眼长远。理清思路,转变观念,追求绿色生态效益;突出山区、平原、历史特色,创办服务旅游的“农家乐”产品、特色种植等产业类型。
第二,互相学习、动手实践、团结协作精神方面,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此次野外实习的任务,在小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增强了团队意识和集体友情,也从中学习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各种活动培养了我们在实践中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专业素养。同时,实习活动培养了我们踏实、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老师帮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组织纪律观,为我们今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方面,在实习中,同学们都有了深得体会,从理论知识到具体实践,从课堂学习到村内调查,我们亲近了大自然,看到了邢台市不同类型村镇特色,体验了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生活,了解到地域的差异,使我们认识到更应该通过规划为区域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前南峪抗大纪念馆内,我们看到中国的今昔对比,抗大精神、爱国精神激励着我们学习。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不仅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也要不断地开拓创新,更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