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邢台市第五中学师生资源与环境学院研学之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2-07-30

服务基础教育是师范大学的使命,邢台学院依托“三联盟,一论坛”,全面面向基础教育,全方位为基础教育服务,通过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来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科学性与前瞻性。为提升中学教师科学素养和中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7月28日,邢台市第五中学化地社团的22名师生在马子阳校长的带领下走进我校科普及实验基地进行研学考察活动。资源与环境学院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成功完成此次研学之旅的地理学部分研学考察接待。

本次接待活动由学院张秀兰院长亲自安排,张院长首先向邢台市第五中学马子阳校长、高二年级化地社团的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介绍我院地理学科专业设置与办学情况。随后在讲解老师的组织下,研学学生先后参观了我院气象园地、赤道式日晷、地质标本馆和地信与遥感实验室。

在气象园地,师生们来到了邢台学院气象园地,映入眼帘的是气象数据显示屏,气象园地的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将实时采集的气象数据通过数据传输到显示屏上,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当前的气温、气压、湿度、降水、蒸发、PM2.5、TSP等详细的气象数据。李山泉博士给师生们就自动气象要素观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向师生们讲课了气象园地人工气象观测仪器百叶箱、温度表、地温表、雨量器、蒸发皿等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师生们学习了气象要素观测的原理,也感慨当前科技进步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日晷园,李山泉博士给师生们详细讲解了日晷测时原理,有助于师生对圭表测影的了解,并介绍了邢台籍元代大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家郭守敬,进而增强师生对郭守敬及紫金五杰的了解,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在地质标本馆,展示有丰富的岩石、矿物和化石标本。它们独特瑰丽,有的鲜艳美丽,有的低调朴实。愚人金(黄铁矿)那天生的立方体,硫磺矿那龙袍看齐的颜色,沙漠玫瑰石那奇特的造型,更加激发了学生们对地理的喜爱。生存于寒武纪时代的三叶虫化石和恐龙蛋化石最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负责讲解的原杰老师博学睿智,专业又不失生动有趣的讲解不仅让孩子们大开眼界,还认识了丰富多彩的岩石、矿物与化石标本,理解了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在空间地理数据采集与地理信息技术体验环节,刘英烈博士介绍了经纬仪等仪器设备采集空间地理数据的原理和方法,让师生们亲自操作测量仪器体验空间数据采集。师生们观看邢台学院地理标志点的空间位置数据,并在地信与遥感实验室由汤占中博士讲解体验ArcGIS地理信息软件和遥感影像查看软件。学生增加了对空间地理数据的理解,初步了解空间地理数据获取与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对学习地理信息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次研学活动让参加活动的师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鲜活应用,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自然科学的热情,培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播撒了开拓创新、永攀科学高峰的种子。相信这些活动就像星星之火会给师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最终形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燎原之势。